淮南师范学院第六届一次教代会、工代会 校长工作报告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1-04-17   浏览次数:658


李琳琦

20214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特邀代表、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第五届两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第五届两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师范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综合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

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启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成新一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改革、机关处级机构设置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权责运行机制,强化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修订教学、科研和职工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党建引领并推动事业发展,加强监督保证学校风清气正,加强巡察促进上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

(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

深化“五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4333”和“1+n”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学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获安徽省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省级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2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奖6492人次,较四年前增长171%,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新建本科院校第37名。获批1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申办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9个新专业。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启动了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0个专业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提高生源质量,在校生规模首次突破2万人。

(三)学科科研工作获得新突破

获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周期性评估,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增至8个。加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遴选教育等3个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重点培育学科。与安徽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29名教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获批三类以上项目218项,较四年前增长了52%。其中国家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6项,尤其是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项,科研经费总量较2019年翻了3倍,创历史新高,学校科研实力由省属同类高校的中下位次快速提升至同类高校前列。获批国家专利授权484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获评“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

(四)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较四年前增长了83%。目前,学校专任教师896人,高级职称教师335人,其中教授6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增至103人,较四年前增加了51人,增长98%。新增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新增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教坛新秀20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师德标兵2人。选派91名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100余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教师队伍规模、结构、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五)学生管理服务取得新成绩

学校获批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省级众创空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获团中央和团省委表彰28项,1名教师荣获全国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3名大学生获评“中国好人”、1人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6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四年来,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88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1.81%,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初次就业率4.1个百分点,年终平均就业率达95%

(六)开放合作办学开启新格局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开放办学。与15所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德国费希塔大学成功举办两次“中德国际学术交流会”。实施“海外攻读博士项目”,筹备建立“中菲硕博联合培养基地”。拓展海外就业市场,50多名毕业生赴新加坡就业。牵头成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长江三角洲经济研究会。与淮南市共建大数据学院、淮南成语典故研究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与省委党史研究院共建中共安徽早期党组织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与万泰电子、美亚高新等多家企业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加强银校合作,争取资金2400万元用于学校内涵建设。扎实开展选派干部驻村、顶岗支教、援疆支教等工作,顶岗支教“炎刘模式”获评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名选派驻村扶贫干部获评“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嘉奖”。承担国培等在职教师职后培训项目16项,参加培训人员达2200余人次。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办学条件保障得到新改善

多渠道筹措经费,新征土地27亩,新增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美术楼、实验实训楼、文科楼、信息楼建成投入使用,信息技术类和实验实训楼工程获得“黄山杯”优质工程奖。全面恢复东校区办学功能。建设教授博士工作室,为每位教师配备独立的办公空间,基本实现了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和办公用房。新建了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小球馆、沙滩排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5万册。智慧校园、平安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明显,荣获“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明确新工科创新训练中心、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等8个项目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筹备建设工作。

(八)师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发放了省委综合考核一次性奖励,调整提高公积金缴存基数,教职工收入有较大增长。定期开展全校教职工健康体检,认真做好教职工医疗保险救助补助和困难职工慰问等工作。积极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切实做好学生奖助工作,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四年来发放各类奖助补资金近亿元。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持续完善与市区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综合治理,在泉山校区大门口安装交通信号灯,校园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员工力同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当前,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学科发展还相对滞后,专业建设成效还不够彰显,办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办学经费还比较匮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办学层次急需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都是学校今后需要解决的难题和重点任务,要引起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加以改进。

二、今后四年的工作思路和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聚焦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师范特色和应用型专业建设、强化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实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努力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一)坚持理念先导,科学谋划学校顶层设计

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高水平”办学定位不动摇,谋划好“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体系、评估体系,强化规划的落实落地。聚焦教师教育主业,探索师范生培养新模式,强化师范办学特色。竭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围绕生师比等核心指标加强建设,力争早日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基本条件。

(二)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强化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办学全过程。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育人理念,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培育和建设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引领、带动专业整体水平提升,到“十四五”末建成15-20个左右省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所有师范专业均通过二级认证并纳入一本招生,力争1-2个专业参加三级认证,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加强一流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

(三)坚持龙头地位,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实施一流基础学科培育计划,遴选5个左右一流基础学科重点建设,达到或接近安徽省高峰学科要求。围绕化学、生物、数学等理学门类基础学科,建设省内一流的理学基础学科群。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打造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实施一流工科培育计划,遴选5个左右工科重点建设。加强音、体、美、外等特色学科建设,着力加强硕士学位点拟申报学科建设,力争早日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基本条件。

(四)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研引领支撑作用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大力加强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产出一批标志性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到“十四五”末,实现二类以上科研项目10-15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等省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实现专利转让、咨政报告、行业标准等转化成果100项以上。通过建设与培育,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个左右。

(五)坚持引育稳用,打造德才兼备师资队伍

改革人才工作机制,围绕一流学科专业和重点研究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学科领军人才。遴选和支持一批业绩优秀,具有创新和发展潜能,能够促进和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增加专任教师总量、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强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十四五”末,专任教师数达到1000人以上,力争拥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接近300人。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明确师德行为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六)坚持开放办学,持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加大实施教师海外交流访学计划,支持和鼓励学生赴境外研修学习,探索开展留学生教育。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升级顶岗扶贫支教“炎刘模式”和“援疆支教”,助力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淮河文化研究中心”“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和行业部门提供服务。做好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争取社会力量办学。

(七)坚持保障优先,持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

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增收节支,实现学校财力稳步增长。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严格招标采购程序,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启动新一轮校园规划修编,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和地方政府非标专项债项目建设。加强图书资料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支撑教科研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

(八)坚持传承创新,营造厚德弘毅大学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和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工作。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加强以《淮南子文化、淮河文化、淮南成语典故、寿州窑文化等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研究。提升党史教育馆、淮南好人馆、校史馆等展馆的内涵建设,扩大学校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入实施“一院一品”文化建设工程,持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九)坚持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修订大学章程,以章程为依托,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法治工作机构,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能力。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持续强化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升机关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决策风险评估和执行监督机制,推动决策部署精准高效落地落实。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师生满意民生工程

持续改善民生工作,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尽最大努力确保教职工收入不低于同城或省内同类高校。加强与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推动解决教职工房产证办理。共建附中、附小和附幼,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关注教职工健康,做好教职工体检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离退休教职工,发挥关工委作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实行精准资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全力维护好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层次、再上水平。

(一)聚焦政治引领,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化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监察专员办公室职能。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教育发展工作。统筹做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思政课改革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编制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

(二)聚焦人才培养,全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德育、美育、劳育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培育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共享。推进双基标准化建设,开展达标验收工作。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有序推进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做好生物科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做好英语、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的国家二级认证工作。创新在线教学模式,推进线上教学示范校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推广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做好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发挥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三)聚焦能力提升,不断推进学科和科研工作

加强对教育、材料与化工、社会工作3个专业学位建设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电子信息3个培育点的支持力度,落实建设责任。强化生师比、博士比、师均科研经费、生均经费等4个核心指标建设。启动实施一流基础学科培育计划、一流应用学科培育计划和交叉学科培育计划。积极培育建设省、市、校三级科研平台。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持续优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结果评价和绩效评估,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并申报省科技奖、省社科奖等省部级奖项,培育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做好学报编辑出版工作。

(四)聚焦人事改革,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引、育、稳、用并举,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引才质量、数量较2020年进一步提升。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一批教师行业企业研修工作站。落实《舜耕学者人才工作项目暂行办法》,加大校内高端人才培育力度,促进现有人才稳定并发挥积极作用。依据最新职称评审政策或指导性意见,切实优化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强化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考核评价改革,探索建立教职工分类考核办法,积极完善校内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工作导向。

(五)聚焦成长成才,努力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教管服一体化系统建设和运用,提高管理科学化、智慧化水平。深化养成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实施共青团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培育计划。持续做好国防动员、军训、征兵和双拥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力争师范专业纳入一本招生。支持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就业创业。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初次就业率不低于 83%,签约率不低于80%,年终就业率不低于 92%

(六)聚焦条件保障,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

做好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维修改造工作。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完成数据中心扩容、东区校园网及一卡通等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银校合作建设项目落地,完成校园无线网一期建设。加强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建设,扎实开展读书创作活动。持续推进泉山校区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增收节支,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绩效管理,推进预算提质增效,加快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做好审计工作,构建对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的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推进楼长制,加强楼宇管理。

(七)聚焦顶层设计,着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梳理涉及教育评价方面的各项制度和工作,及时制定相应的落实《总体方案》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限,切实发挥好教育评价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与菲律宾高校硕博联合培养基地、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共建淮河文化研究院等工作,谋划建立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力争启动留学生教育。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努力充实办学资源。落实市校联席会议有关事项。做好校友工作。

(八)聚焦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确保教职工收入不低于同城或省内同类高校。关注教职工健康,持续做好教职工体检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做好困难职工、党员和重病患者的走访慰问工作。持续推进东校区教师公寓楼房屋产权证办理。做好推进东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建设。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坚决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规范危化品管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展望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我们重任在肩;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我们信心满怀!六届一次“两代会”确立了未来四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气,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士气,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我校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