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发布人: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19-03-29   浏览次数:4646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专业结构合理与否。十三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升实力、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为全面统筹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规范管理,实现科学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 “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停招、停办了一批生源不旺、就业不畅的专业,成功申报了一批服务和支撑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在做优做精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基础上,适应地方矿用电子、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新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和物流等多个环节,新办了金融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围绕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新办了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围绕地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需求,新办了社会工作、休闲体育等专业;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文化创意和社会服务五大专业群。


五大应用型专业群

专业群

现有专业

教师教育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音乐学、体育教育

工程技术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化学及化工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

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工程、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商务英语

文化创意

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摄影、艺术与科技、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文化产业管理

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法学、应用心理学、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截止十二五末,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涉及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本科专业13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小学教育),省级特色专业7、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基本实现了学科专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

在总结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校专业建设与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专业整体水平、学生培养能力,与支撑学校未来发展需要和服务国家、特别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不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专业特色不鲜明;办学规模扩张过快,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市场需求而且有趋同化倾向;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生长较慢,传统长线专业数量过多;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能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等。

二、“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教师教育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文化创意和社会服务五大专业群,以抓好传统专业改造为基础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增长点,停招、停办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强化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结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适应性,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五教融合。

(二)基本原则

1. 注重质量原则

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办学实力和就业竞争力。

2. 突出特色原则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中求优错位发展的理念,对于基础较强的专业,深化凝练专业方向,在提升专业实力的同时,强化专业特色的打造。

3. 需求导向原则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长远发展需要,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体系。

4. 科学可行原则

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结构与质量、近期与长远、传承与创新等关系,使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上,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十三五”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调整优化5大专业群内部结构,普通本科招生专业数稳定在45个左右。实施一流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工程,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比不低于50%。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施校企、校地合作育人,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群)覆盖率达到85%以上。做实做强应用型专业,做精做特教师教育类专业,实现学校师范性向非师范转型,学术性向应用性转型。

(二)具体目标

1. 加大传统专业调整改造

每年对2-4个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和调整改造,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实现每个学院建成至少1个品牌专业,全校建成个8-10个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应用型示范专业,3-5个教师教育类示范专业,引领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2.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整体推进专业群与行业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合作,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共建10-15个校内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或现场教室,打造10-15个集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生产、新产品开发、教师下企业锻炼、教师科研等产学研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4-6个专业订单嵌入式人才培养,2-3个专业群成为相关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重要的技术技能积累基地,形成校企互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的运行机制。

3.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建立10-15个开源、创新、协作、共享的线上交互平台及线下实体实验室;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平台的共享,将科技创新资源更好地向全体学生开放,建设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举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实验班,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4. 探索大类招生、分类培养

探索按学科专业门类或专业群类招生,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的培养思路,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校内外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实施基础互通、高年级分专业(方向)组织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技能培养,彰显应用型办学特色。

5.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学年主要组织通识教学,第二、三学年主要进行专业教育,第四学年进入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实践教育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五教融合。

6. 开展专业评估和认证

根据有关专业规范和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原则,5年内50%专业接受评估,基本实现所有专业的设置符合学校的定位和社会需求,推荐5-8个专业参加专业认证。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成立由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学科专业建设带头人组成的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设置与改造方面的咨询、论证和审议作用;成立由专业负责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专家、毕业生代表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他们在研究论证专业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监督考核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制度保障

制定《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新专业申报、专业评估与退出等机制建设;制定《专业系负责人实施办法》,每个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并积极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制定和完善《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以挂职锻炼、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并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和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

3. 经费保障

一方面,将专业内涵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列为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根据项目进度安排,确保专业建设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支持,进行合作办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