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934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迈入新时代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全面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奋进之年。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首要政治任务,印发《中共淮南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关于成立宣讲团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全校学习宣传活动开展;成立“一体两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开展全覆盖式宣讲,开展教师演讲比赛、“五老”走进学生公寓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邀请安徽行政学院副院长江观伙教授、省妇联副主席李丹云等走进淮南师范学院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讲党课,围绕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目标、新矛盾、新举措,着力让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2.党建和干部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全省2016年度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召开了党代会2017年年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2018年总体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传达全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动员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扎实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在全校73个党支部开展了专题学习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全面对标落实行动“三个一”活动。不断规范党员发展,新发展党员292人。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6场专题报告,3天现场教学、2次经验交流、1次微党课、1场互动观摩教学、5次交流发言和多次讨论交流。培训党支部书记、党委(党总支)书记、党政办主任105人。组织教工党员81人和学生党员48名,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为期5天的革命传统教育。提拔正处级干部8人,副处级干部10人,正科级干部21人,副科级干部17人,平级调整2人,免去处科级干部9人。举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在职107位级干部、124位科级干部参加了培训,组织了53名新提任干部赴安徽小岗干部学院进行现场教学。选派推荐1位正处级干部赴淮南市潘集区挂职任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选派推荐2位副处级干部和2名青年干部分赴阜阳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和寿县炎刘镇磨湾村驻村扶贫。七一前,学校表彰了2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8名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3.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各项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必须”、“八条规范”的正面倡导和“六大纪律”的负面清单,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全校师生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纳入干部培训、新教师培训、党员培训内容,广大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审计工作,切实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原则,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单位,组织26名新提任干部签署《廉政承诺书》,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抓住“关键少数”,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基建采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研经费规范管理专项治理、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治理等“四个专项治理”和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2017年,收到群众信访9件,函询4件,初核4件,诫勉谈话1件,批评教育1件,立案1件,给予1位同志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的处分,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4.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落实全国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召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研讨会”,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1”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3次联席会议,解决了学生关注的30余项问题和建议,围绕信息联动、服务联动、应急联动、教育管理联动,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全息”育人工作方法;成立省级网络文化示范中心:网络文化中心;发挥“淮南师范学院智慧校园”、“舜耕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整合媒体资源,拓展宣传阵地,形成了线上线下齐互动、全校师生共参与的良好局面;与市委有关部门联合创立了“淮南市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探索互联网+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推动“双进”工作,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百米。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完成意识形态工作自查,坚决执行“一会一报”制度,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5.宣传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各项工作,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完善学习制度,加强两级中心组学习,精心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全年共组织了14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校园文明文化建设,与淮南市政府合作,建成淮南好人馆,利用场馆营造育人文化,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教师报》、《安徽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全年发布校园新闻2600余条,上传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新闻198条,荣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校园网络通讯站”称号。《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安徽日报》等中央、省市各类报刊全年报道淮南师范学院26次。校报出版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在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第十四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峰会校园好新闻评选中共斩获8个奖项。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申报工作。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力支持民主党派的建设,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服务五大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6.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开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光荣任务,不断创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挖掘关工委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加强综合联动,扎实推进二级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7.本科教学专业评估有序推进。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扎实开展专业评估和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今年5-8月,邀请了校内外专家对20个专业进行了深入考察,对各专业的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成果、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等9个方面24个二级指标及特色项目进行逐项评估。今年7月启动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完成了第一轮对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校内自评工作。此次评估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教学和专业建设。

8.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完成《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以25项(类)主要数据为支撑,从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等7个方面,全面梳理分析本科教学质量,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与教学成果。完成2017年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和高基报表工作。开展校级改革发展重大研究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立项10项。承办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校教师获得工科组和理科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9.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完善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对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殊性,明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兼顾学术型、技能型、师范性等复合交叉型多种人才培养方向充分体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实践教育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0.实践教学成绩斐然。圆满完成2018届师范毕业生的教育实习毕业生的教育实习组织工作。加强对非师范类专业实习(实训)、专业见习的管理、审核和监督。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对1506篇论文开展相似性检测,通过率达到84.7%。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新增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40个专业实践基地。组织参与64项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中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荣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荣获特等奖是我校学生在A类学科竞赛中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本届大赛组委会目前所公布成绩中安徽省参赛本科高校中的唯一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志浦”杯智能车全国赛喜获国家二等奖。

11.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市场需求,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加大了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完成了部分院系及专业的更名和调整工作。开展一流应用型示范专业和教师教育类示范专业建设工作,食品质量安全、社会工作、产品设计、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获批学校首批一流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化学、英语两个专业被评为首批教师教育类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12.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完成教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规范调停课的管理,完善审批程序。按时做好在校生的课程安排、选课管理、考试成绩及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狠抓教风学风建设,加强期初、期中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完成大学英语四六级、期末考试等11大类、20万余人次的考试工作。加强教学环节过程管理,强化制度执行,通过视频监控、督导、随堂听课、教学信息员等渠道,强化对专业实习、课程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教学建设扎实开展。通过中央专项财政713.46万元,完成生物制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新专业的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11个项目的建设.投入836.57万元,加强多媒体教室、普通话测试站、智慧教室等10个项目的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资金购置投影仪118台,更换了使用年限3年以上的投影设备。投入112.88万元,进行了第三期教学巡查系统建设,新增80个标准化考场,3个计算机等级考试机试标准化考场。投入128.58万元,按国家标准建设了16端口的普通话测试站。用于现代交换与数通实验室、高频电路及DSP实验室等8个二级学院、11个专业的18个实验室建设项目批准立项建设,建设总经费达988.31万元。完成经管学院实验中心机房等9个实验室升级、改造、扩建项目立项改造,总投入经费599.15万元。保障了学校教学及实验课程的有序开展。

14.招生工作稳步推进。优化招生专业,严明招生纪律,实行阳光招生。开展生源基地建设,建设125个生源基地,和生源基地建立签订协议,聘请兼职教授,开展有效互访。顺利完成普通本科、对口本科、对口新疆班、艺体等批次的招生任务,2017年录取新生4800人,实际报到4685人,报到率97.60%,目前学校在校生达19149人。

15.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17年我校经省教育厅批准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专业14个,实际录取134人。完成2016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全学科总结归档工作,发放563份结业证书,完成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组织实施2017年“国培计划”项目两类全学科领域18个子项目投标申报工作。做好2017年“国培计划”项目的组织工作,目前“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项目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和小学语文四个学科共计151人的培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16.语言文字和体育卫生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硬件投入,完成普通话测试、模拟训练和智慧教室三个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测试站共计完成6012人次的计算机辅助测试,二级乙等以上通过率达93%。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完成对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获得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武术散打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竞标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3等奖2项和团体总分第一名;在中国大学生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男子篮球队荣获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丙组第四名;获得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总决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学生体检及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快速发展

17.学科建设扎实开展。组织开展省、市、校级重点学科与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任务书(20172020)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省级学科平台及智库建设工作,学校每年投入建设经费50万,支持资源型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决策研究,已产生多项决策咨询成果并被相关政府部门采纳。组织校学术委员会专家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进行答辩、验收,其中良好2项,合格5项。根据安徽省硕士学位点整体布局,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特殊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完成“工商管理”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作为首批新增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及答辩工作。

18.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各类项目申报与推荐评审工作,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获批三类科研项目47项,其中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0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重点、基地招标项目28项。完成2016年学校各类科研成果的统计和奖励工作。2016年全校共出版专著、教材16部;发表期刊论文29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88篇。2017年全校共举行校外专家学术报告80余次,承办的安徽省光学学会光物理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全省180余位专家参会。主办了“淮南市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70届烽火文创论坛”。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能力和水平。

19.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完成“支持百名优秀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基金”项目立项工作。200个项目获2017年度立项,同期,组织了199项“2016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基金项目”的结项评审工作,并对64个项目进行了结项答辩,最终评出优秀35项,良好22项,合格137项,不合格5项。顺利开展淮南师范学院第五届大学生科技创意大赛活动,共收到各类创意作品375项,评选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55名,学校对获奖作品统一申请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根据各二级学院申报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7名。申请专利1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推动成果转化工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转让发明专利3项。获安徽省发明专利奖励、淮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兑现奖励31.5万元。学校师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人才工作稳步开展。建立周转池,增加编制岗位数。2017年引进各级各类人才56人,其中招聘教授1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48名,其中双师双能型人才10余名,改进人才服务机制完成引进人员报到协议签订、落实相关政策待遇等相关工作。2017年,7位教师参加博士学历学位进修,10位教师出国访学。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同时,为本年度外出进修取得博士学位6位同志签订回校工作协议。有22位同志申报2018年培训进修计划。

21.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2017年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推荐2位同志申报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6位同志申报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科学制定《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度教师系列和实验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方案》,共有48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37名、高级实验师1名,极大改善了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共27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其中讲师20名、实验员4名、馆员2名、会计师1人;共70人具备享受校内中级职称待遇,大改善了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完成对48名青年教师的岗前集中培训工作,34名新进教师申报导师指导计划。36同志申请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35位同志办理转正定职手续。

22.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新修订《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奖勤罚惰的杠杆作用,全面完善二级学院目标任务考核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引才聚才环境,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制定了《淮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考核奖励暂行办法》,37位教师申报了高层次人才考核奖励。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完成1000余名在编教职工的信息录入、养老金缴纳等工作。加强和改进了学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日常考勤等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五、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扎实开展

23.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开展辅导员“双进”工作,制定《淮南师范学院辅导员进公寓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推进全方面育人新局面。加强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管理内涵建设,开展二级学院党员工作站先锋岗。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育人,规范学生作息行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考勤、违规使用手机等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管理;对新生开展早锻炼,优化早锻炼模式,组织开展“无烟校园”创建工作。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成长成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

24.学风建设取得实效。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双优生、标兵班级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选工作,121个先进集体、12000多人次受到表彰。学生考研成效显著,2017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总数达485人,较2016年增长16.6%,表彰了5个考研先进集体。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宣传活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强化学习过程管理,209个班级获批无手机课堂。组织开展了2017级新生学业生涯规划大赛。

25.团学活动丰富多彩。推进共青团改革,增强共青团工作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组织开展“四进四信”主题团日、“青春喜迎十九大,高举团旗跟党走”团歌合唱比赛、“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参与数达12.3万人次。组建一支国家重点团队和多支校级重点团队,奔赴“大别山红色践行实践教育基地”等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星火相传”社会实践教育团获得“2017年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进一步发挥发挥学生社团、新媒体的育人功能,搭建立体式师生交流新阵地。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优秀共青团员”、“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评选和表彰活动,975人次、83个集体获得表彰。

26.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修订《淮南师范学院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班13期,390人参加培训。举办5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报告、校友创业论坛,800余名学生参与。2017年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立项33个,26个创业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教师荣获“第五届安徽省高校教师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学生获得“第十二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组金奖,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新聘请7位企业负责人为大学生创业导师,目前学校共聘任创业导师38位。

27.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明显。2017年,学校共举办专场招聘会及宣讲会215场,大型招聘会2场,共600余家单位进校园招聘,提供岗位数15000余个。 2017届毕业生共有4583人,截至9月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5.22%,签约率为 89.64 %。与去年同期相比,初次就业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签约率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基地建设,与上海、无锡、温州等地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意向合作协议书》。

六、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28.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对口帮扶阜阳市颍泉区大田村和寿县炎刘镇磨湾村另个扶贫点,作为全省为数不多定点帮扶两个对象的单位,我校的扶贫帮扶工作受到时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向阳同志的肯定,并向全省推广我校经验。为加大扶贫力度,2017年,学校遴选了2名副处级干部、2名青年干部驻村扶贫,真正做到了“硬选人、选硬人”。主动服务国家教育扶贫战略、进一步推广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炎刘模式”,全年选派2184名学生赴两扶贫点开展支教;投入资金89.2万元开展扶贫村的资金支持、项目支持、捐款捐物等;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帮扶举措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配合扶贫点建设扶贫车间、光伏发电、蔬菜大棚、特色养殖等项目,开展农校对接,联系商贸公司前往帮扶贫困村投资,目前收购农副产品价值达50多万元;开展扶贫认捐,2017年师生共捐款10.14万元,所捐款项全部用于扶贫帮扶项目,同时学校给予相应配套经费支持。选派720名师生圆满完成了对阜南县等四县(市)47个出列村、17454户拟脱贫户监测评估工作。

29.安全稳定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市校共建,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禁毒、反恐、防诈骗、防传销等活动。继续发挥校园110应急平台省级示范作用,加强值班巡逻,规范校园交通管理。定期开展了消防知识宣传和地震逃生、火灾疏散、灭火演练活动。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完成新生军训和80名学生应征入伍。协调做好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和安全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良好育人环境。

30.教职工民生工程扎实开展。增加了退休职工工资,在职人员增加了一级薪级工资,提高了10%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了20152016年省委综合考核奖励,2017年学校教职工人均收入较去年大幅提高。继续开展全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活动,认真做好教职工医疗救助补助工作,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顺利完成教师公寓楼交房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洞二小、淮南二十六中合作,确保12名教职工子女顺利入学。看望慰问困难职工45人次。

31.学生民生工程成效明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传统,继续开设清真餐厅。通过学费减免、特困补贴等形式加强重点人员的资助力度。切实做好学生 “奖贷助补减医偿”工作,发放国家和学校奖助补资金1800多万元。大学生生命急救绿色通道作用发挥,791名贫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比去年提高了61.4%1952人获得银行贷款,金额为1030万余元,1218人获得农信社贷款,金额近910万元;共有19027名学生参加淮南市城镇居民医保;对 96名入伍学生发放国家资助金达100余万元。帮助454名毕业生申请了省人社厅就业资助36.32万元。

七、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

32.基建工作稳步推进。学生二食堂和实验实训楼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学楼F单元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并结算审计,工程结算价低于合同价。完成宁静路、小球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书库改造、南围墙排洪沟整治项目等的施工并经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泉山校区建设工程单体规模最大、投资最大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信息技术实验楼项目于今年9月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正按施工计划有序进行中。

33.图书资料建设取得进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通过“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的审核。全年共编目加工图书、期刊5.8万册,目前,网上书目共109.8万册。纸质图书建设经费达243万元,较去年增长5.3%。新增百度文库、北大法意数据平台等数据资源,不断满足师生信息检索需求。“漂流书库”运行良好,充分发挥图书循环利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创了图书工作创新服务新模式。

34.校园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市校合作建立“网安警务室”,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高校被评为“公安部示范网安警务室”。完成数字化校园平台2017年项目建设。完成校园网的万兆升级和扁平化改造工作,积极谋化校园网无线全覆盖等网络建设问题,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术支持和服务,满足全校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优质网络运行环境的需要。

八、民主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5十三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并落实了一级责任部门和二级责任部门。《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等4个“十三五”专项规划根据总规划的要求,细化了年度执行计划,落实了完成部门和责任人。科学制定《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1个总体规划和《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目前已全面实施。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准确定位了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的四个层次目标,确定了“12345发展思路和十大改革举措,绘就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

36.节约型校园建设效益明显。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做好节能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成果。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开展第一届大学生节能辩论大赛、“地球一小时”等节能活动。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研究,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

37.工会会工作扎实推进。深化民主管理,召开五届一次两代会,收集提案44件,正式立案21项,建议18项。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组织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各类文体活动,增进教职工身心健康。评选表彰基层分工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9个。

38.合作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校校、校企和校地合作。先后在省内外125个学校签订协议,建立生源基地;与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颍泉区人民政府、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一年来,学校国际交流取得新突破,接待了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团组7个,近20人次,各类出访交流达50多人次。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办学有序推进,与德国墨尔本理工学院合作事宜已上报教育部有关部门审核。2017年,学校共选派11位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开展专业深造,25位教师赴国外交流访问,48位学生赴境内外学习、就业,首次接收2名德国交流生来校交流学习。

39.财务和审计工作规范有序。严格预算执行,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全力推进和加快2017年预算执行,全面做好2018年预算编制工作。统筹谋划、多渠道筹措资金约6000万元用于基建项目投资。完成2017年中央财政资金850万元的预算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安排政府采购计划9771.8万元,节约资金197.9万元。认真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促进学校事业收入稳步增长,收缴学杂费9808万元,实际收缴率达99.9 %。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对工程项目审计的力度,完成各类工程的竣工决算,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40.资产工作扎实开展。制订了《淮南师范学院招标采购档案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集中开展“基建采购专项治理”,接受了省教育厅专项检查,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好评。强化“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管采分离、分类(级)负责”招标采购运行机制,完成政府集中采购和学校集中采购的组织实施工作。强化预算约束、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强招标采购全过程监督管理。一年来,完成政府采购计划77项,合同金额17169.03937万元;完成学校自行采购项目66项,执行合同金额1377余万元。

41.后勤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秉承“三服务、三育人”理念,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完成后勤机构调整,凸显保障职能。推进规范化建设,举办首届美食文化节,餐饮服务质量不断攀升。完成公寓管理、物业保洁等项目外包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校园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水电管理,拓宽报修渠道,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后勤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8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学校建校60周年、本科办学18周年,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殷切希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更是全体淮南师范学院人的共同愿景。我们将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苦干实干加油干,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为早日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