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淮南师范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2017年年会上的报告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2-28   浏览次数:941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淮南师范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2017年年会上的报告

陈年红

201712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报告2017年工作,并对2018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年来,学校党委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党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

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各项工作,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完善学习制度,加强两级中心组学习,精心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全年共组织了14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成立了“一体两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组建了以党委书记为团长、其他校领导和党委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开展全覆盖多层面宣讲。校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讲党课,围绕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目标、新矛盾、新举措,着力让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全省2016年度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制度。组织召开两级民主生活会,严格制定整改清单、落实整改任务。深化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做好干部选拔调整工作。提拔处级干部18人,科级干部38人,平级调整2人,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免去处科级干部12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在职107位处级干部、124位科级干部参加了培训,组织了53名新提任干部赴安徽小岗干部学院进行现场教学,组织143人次参加2个网络专题培训学习。认真做好干部挂职工作,选派推荐1位正处级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加大扶贫工作力度,选派2位副处级干部和2名青年干部到对口帮扶单位驻村扶贫, 做到硬选人、选硬人

3.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夯实。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扎实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在全校101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专题学习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全面对标落实行动。加强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了《淮南师范学院关于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逐级建立标准化建设已达标和未达标基层党组织台账。认真组织开展了验收工作,全校共有1个党委和33个党支部达标,占全校基层党组织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党员人数调整设置了11个党委、4个党总支、2个直属党支部。调整机关党委党支部构成,设置了21个党支部。组织开展2017年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以先进典型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七一”前表彰了2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9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不断规范党员发展,新发展党员678人。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6场专题报告,通过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微党课、互动观摩教学等方式培训党委(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政办主任105人。组织教工党员81人和学生党员48人赴井冈山开展为期5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

4.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淮南师范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了《淮南师范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强化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1”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信息联动、服务联动、应急联动、教育管理联动,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全员育人。成立省级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发挥“淮南师范学院智慧校园”、“舜耕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淮南市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市校共建工作,探索互联网+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推动“双进”工作,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百米。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执行“一会一报”制度。

5.管党治党扎实有效。认真做好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报送和管党治党宽松软专项治理工作,我校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查找出122个问题,制定了170项整改措施,整改完成122个问题,需要长期坚持154项措施。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各项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监督,全年干部个人事项报告重点核查18人,随机抽查6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30条,深化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建立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任务数字卡,坚持领导干部、党代表联系基层和服务对象制度。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充分发挥师生交流服务平台的作用,收集、办理、回复师生各类事项213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原则,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单位,组织新提任干部签署《廉政承诺书》,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基建采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科研经费规范管理专项治理、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治理等“四个专项治理”和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6.宣传统战工作有力加强。加强校内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全年发布校园新闻2600余条,上传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新闻198条,荣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校园网络通讯站”称号。积极联系校外媒体,宣传我校办学成果,《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新华网、安徽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各类媒体报道我校40多次,我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校报出版质量不断提升,在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多个奖项。重视统战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搭建平台。全力支持民主党派的建设,制定了《民主党派成员发展规则》,组织开展了统战干部专题网络培训,积极推荐党外干部参加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各类干部培训班。开展民主党派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协助完成8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的推荐、考核工作,成功推荐一名市人大副主任人选。

7.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成果丰硕。安徽早期党组织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党史教育馆投入使用。市校共建淮南好人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师生有序参观好人馆,利用场馆营造育人文化的作用初显成效。巩固安徽省文明单位和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成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学校荣获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启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做好社科联工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展了校园文化有奖知识竞赛、学校排洪沟水口征名等活动,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作为学校目前单体面积最大、投资最大的信息技术实验楼项目顺利开工,完成了宁静路、小球馆、南围墙排洪沟整治项目的施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8.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作为全省为数不多定点帮扶两个对象的单位,我校的扶贫帮扶工作受到时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向阳同志的肯定,并向全省推广我校经验。认真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全校处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大田村和磨湾村贫困户130户,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大田村和磨湾村贫困户各1户,实现了帮扶的全覆盖。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选派2184人赴颍泉区、寿县和凤台县开展精准扶贫支教工作,扶贫支教“炎刘模式”产生广泛影响。加大扶贫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扶贫帮扶专项资金用于对口帮扶工作,全年投入折合现金100余万元。加大产业扶贫,配合扶贫点建设扶贫车间、光伏发电、蔬菜大棚、特色养殖等项目。推进农校对接,联系商贸公司前往帮扶贫困村投资。组织开展国际扶贫日认捐活动,全校师生捐款11.14万元。选派720名师生,完成了阜南、泗县、长丰、明光四地47个出列村、17454的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

9.事业发展卓有成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完善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育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签署校地校企合作协议30多个,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开展一流示范专业建设,6个专业成为学校首批一流应用型专业和教师教育类示范专业。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新增40个专业实践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21个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和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参与64项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活动,在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安徽省唯一一个特等奖。积极推进新增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三类科研项目47项。全校共出版专著、教材16部;发表期刊论文29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88篇。全年申请专利18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加速成果转化,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转让发明专利3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周转池的作用,增加编制274个,高级职称岗位增加108个。全年引进各类人才56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6名,6位培养博士研究生回校工作。首次开展校内高级职称评审工作,10人获得教授任职资格,38人获得副高职称任职资格,27人获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生源地建设,与全省125所中学签署了生源地建设协议。2017年录取新生4800人,实际报到4685人,报到率97.60%。毕业学生4583人,截至9月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5.22%,签约率为 89.64 %。与去年同期相比,初次就业率和签约率都有明显提高。

10.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增加了退休职工工资,增加了10%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了2015年、2016年省委综合考核中 “优秀等次奖励,教职工收入大幅增长,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继续开展全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活动,认真做好教职工医疗救助补助工作,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做好工会福利工作,为每位教职工发放生日蛋糕券和年终福利。顺利完成教师公寓楼交房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洞二小、淮南二十六中合作,12名教职工子女顺利入学。切实做好“奖贷助补减医偿”工作,发放助补资金1800多万元。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精准资助,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经过认真摸排,对全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267名学生,按照每人40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资金506.8万元。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校园110服务广大师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作用,加强重大节点应急值守,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校园持续保持安全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绩鼓舞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更是大家共同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校教职员工和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还存在薄弱环节;党风廉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隐形“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管理精细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的动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如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快速地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仍然是学校必须重点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面对新时代,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校高等教育小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深化作风建设,聚焦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面总结学校60年办学经验,认真做好审核评估工作,努力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1.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以党章为根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办事,坚决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决定,大力弘扬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将加强党建工作与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和压力转化为新时期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谋全局、作决策、抓落实、保稳定,为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规矩,强化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引方向。做好处级以下干部十九大精神的集中轮训工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促进学校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不松懈,把握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向不偏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1”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引导,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决议的督办工作,推进决策的执行。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沟通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处级单位班子建设,做好干部换届工作。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与环节,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通过校内轮岗交流、校外挂职等多种途径,强化干部多岗位锻炼,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坚持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灵活多样、分类分层的培训方式,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干部监督、考核、问责制度,强化党建考核,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对已达标的基层党组织纳入台账管理。推进未达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分年推进目标,完成达标计划,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我为评估树先锋”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理论及实践创新项目建设,完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全面实施综合考核。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做好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工作。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谈心制度,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加大发展教职工党员工作力度。重点做好在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中的发展党员工作。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加强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5)加强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凝聚学校事业发展合力

健全统一战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把群团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推进学校行政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探索建立二级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党建带团建,更好地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领导,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共青团改革方案,筹备召开团代会。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离退休职工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做好老同志工作,发挥好离退休职工的积极作用。重视校友工作,关心校友成长,支持校友发展,凝聚校友力量。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营造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细化量化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党内监督,持续正风肃纪,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廉洁自律的育人氛围。

2.全面深化内涵发展,加快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按照国家和安徽省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认真总结学校60年办学经验,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围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体制机制改革、评价标准改革、思想观念改革,大胆创新,科学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淮南师范学院章程》为基础,紧紧围绕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用制度保证学校各项事业规范良性运行。健全和完善校级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师生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审核评估工作

全面梳理第一轮校内自评工作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条对照、整改落实到位。审核评估工作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参加的大考,时间紧、任务重,希望我们全体师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投身到迎评促建工作中来,按照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各自工作。要抓住审核评估这个良好机遇,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开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实行专业动态调整,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落实专业群建设规划,加大工程技术、创意产业、社会服务、经济管理和教师教育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多元、开放、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新模式,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完善教学优先的制度设计,切实加大教学投入、教学激励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评价制度,完善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教学质量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

4)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

利用好人才周转编制池,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科学规划岗位,合理配置资源。切实转变观念,既要看到编制对人才的重要作用,又不局限于编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丰富人才柔性引进方式,建立人才“蓄水池”。加大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双能型教师培养体系,力争更多的资源支持中青年教师发展,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巩固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的作用。继续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目标考核,建立规范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相应的薪酬调整机制,激发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管理岗位职级职员制并轨改革。理顺学校与二级单位责权利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对二级单位、院系对教职工的考核激励工作。

5)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促进教学科研相融相长

改革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政策体系,注重发挥科研评价在岗位聘任与考核、资源配置、学科评估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建立导向明确、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考评与激励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坚持鼓励科学探索与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相结合,要瞄准前沿,加大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花大力气继续推进新增硕士学位点申报建设工作。

6)深化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以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优化调整校区功能,科学规划校区布局,盘活现有资源。优化资产配置,强化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强化校内资源的统筹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公共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围绕优化服务和提质增效两个核心,合理配置后勤资源,稳步推进后勤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开源节流,深化以水电为核心的公共资源的使用改革,降低办学成本。改进经费使用管理,完善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统筹使用资金,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完善内控机制,继续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的成绩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的使命任重道远。淮南师范学院已经走过59年的光辉历程,明年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殷切希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更是全体淮南师范学院人的共同愿景。党委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奋发有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苦干实干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为建校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