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4-28   浏览次数:1157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安徽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更是我校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为迎接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一)学校“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职能,强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学科、师资队伍和校园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1.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完成了《淮南师范学院章程》的制定,构建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治理体系,明确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责和权力。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第六、七次教学工作会议,第五、六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人事人才工作会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确立了“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了“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与淮南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与潘集区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市26中共建“淮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与淮南交通职业学校共建“淮南师范学院附属交通学院”。

2.专业结构调整更加符合转型发展的需要

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先后增设了网络工程等22个应用型新专业,停招、停办了科学教育等10个需求不旺的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数由43个增至56个,其中,工学类专业由9个增至18个,招生比例由23%增至35%,经济管理类专业由5个增至8个,招生比例由11.8%增至16.2%,教师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招生比例逐步下降至22%。初步形成了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教师教育、文化创意、社会服务”五个专业群为特征的应用型专业结构体系。

3.教学改革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先后进行了2013版、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创新学分和社会责任学分的要求;对50个本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和改革方案进行了剖析;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吉贝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学院,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

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省级提升计划项目128项,获批 “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重大教学改革研究”等省级振兴计划项目18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建成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69个。

4.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引进4名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招聘148名硕士、博士加入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硕、博士占比由64.2%增至84.8%。实施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选送29位中青年教师到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短期培训,79名教师进行了以国内访学、进修、研修或攻读学位等形式的业务提升,92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21位教师晋升教授,66位教师晋升副教授。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16.6%增至24.6%

5.学科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新增“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校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智库”被列为安徽高校首批智库建设项目之一,“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晋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序列,“化学”、“应用经济学”被列为省级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一级学科;学校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新增淮南市研发创新团队3个。

获批三类以上科研项目183项,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41项;出版专著、教材(主编)52部,发表期刊论文2023篇;获各类专利授权450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项,淮南市科学技术奖3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

6.学科与技能竞赛成绩喜人

在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国际奖6项,国家级奖90项,省级奖700余项。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省级特等奖和全国二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特等奖,以及多项经济管理类和体育竞技类奖项。在第19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足球仿真2D项目比赛中,我校代表队晋级16强。学校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7.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批“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获金奖;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1枚,省级金奖1枚、银奖3枚、铜奖4枚;“搜科”创业团队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学校获“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十二五”期间,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3393人。在稳定就业率的前提下,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步提升,2015年毕业生签约率达到73.7%。学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8.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显著改善

建成学生宿舍第十、十一单元,教学楼DE单元,实验楼、清真餐厅、体育表演训练馆;第二食堂和实验实训楼建设基本完工,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完成了第一田径运动场维修以及第二田径运动场炉渣改塑胶工程,进行了校园大舜广场、知明湖、琴池等景观改造和道路命名,开工建设教学楼F单元。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整体由东校区迁至泉山校区,实现了校区功能的整合。

投入6000多万元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扩建改善了工程训练中心等21个实验中心,教科研设备总值增加到1.1亿元。馆藏图书增至170万册(含电子图书60万种)。建成数字图书馆、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OA办公系统、学生公寓门禁系统、“一卡通”等14个校园应用信息系统。启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

9.国际化合作办学取得进展

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培养了1200多名毕业生。与美国湖滨大学达成学分互认协议,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美国拿撒勒大学签订了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1”人才培养,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23名师生先后到韩国韩瑞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21名学生前往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高校参加互认学分的课程学习。

10.民生工程取得进展

做好学生“奖贷助补减医偿”工作,学校荣获“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创新急救管理办法,开通了安徽省首条大学生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校园110应急管理中心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荣获全国首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完善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教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教师公寓楼建设积极推进;附属学校建设取得突破,教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妥善解决。

11.体制机制改革有所突破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实行“系”改“院”工作的同时,根据学科专业隶属关系,进行了二级学院的部分调整。开展了两轮机构设置和干部聘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办法,实行了处级干部的轮岗交流。推进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深化以职业道德、工作业绩和能力水平为要素的教职工岗位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启动了二级学院分配制度改革。整合后勤资源,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有所提高。

12.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扎实开展党的主题教育活动,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通过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深入推进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工作环境和政治氛围。党员发展由增加数量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方向转变,五年发展师生党员5037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管理和示范效应,推进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同城高校联盟建设工作。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学校被评为第九、十届省级文明单位,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二)学校“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发展存在的不足

“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能力与现有办学规模和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专业内涵建设任务艰巨;校园面积、教学用房、图书资料、实验实训条件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产学研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还相当薄弱;体现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性成果还较少;校园文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升。

二、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促进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安徽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4105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省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制造强省地位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235”发展思路和“4106”行动计划,将现代煤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确定为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为五大高成长性产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安徽省也提出了《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可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所需,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新建高校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面临挑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外开放度增大、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现实需求。用人单位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要求更严、更高,学校如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得更为迫切、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国家改革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必将带来社会教育资源供给和配置方式的变化,这无疑给学校争取办学资源,提高办学层次带来巨大挑战。

二是地方高校间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内涵提升阶段,各类高校纷纷抢抓发展机遇,集聚办学资源,努力实现新的飞跃。“应用型”不仅是新建本科高校选择的办学定位,而且已经成为部分办学历史长、实力较强的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方向,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三是专业结构和办学资源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目前,学校尚处于底子薄、实力弱,爬坡上升的成长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专业结构调整压力,以及师资队伍、校园面积、教学用房、办学经费等多方面的资源不足。

分析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逻辑。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征、新要求、新趋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满足时代要求,做到理念适应、认识到位、方法对路、工作得力,在服务中广集办学资源,在服务中增强竞争实力。

(二)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彰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稳定招生规模,大力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升办学竞争力;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层次,努力实现专业硕士授权点的突破;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学校更名工程。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具体目标

——稳定办学规模。招生专业数(类)保持在45个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0000人左右。

——调整专业结构。增设工程应用类专业,逐步将工学类专业在校生比例扩大到40%。优化教师教育、经济管理、人文学科的专业结构,强化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风学风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厚实、技能扎实、作风朴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实现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对口就业率稳步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年均引进60名左右的新教师,到“十三五”末,教师总数达到1000人的规模,“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比例的50%

——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信息技术楼、创新创业大楼等教学用房8万平方米,建成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系统,规划建设室内体育馆,完善育人功能。

——加大教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年均安排1500万元左右,到“十三五”末,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左右。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与国外高校的学分互认,加大教师境外培训力度,扩大合作办学覆盖面。

——加强学科科研工作。获批立项省部级(三类)以上项目260项左右,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3个,建设区域特色产业行业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2-3个,建成省级高校智库1-2个。提升学科建设层次,提高科研获奖的数量和级别。

——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培育大学精神,营造教风学风优良、管理体系民主、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三、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

围绕总体目标,学校转型发展秉持如下思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评价体系构建为抓手,确立“12345”改革发展思路。即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履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两项使命;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开放式社会服务三大平台;贯穿契合、集成、开放、共享四个应用型办学理念;实现学校发展向质量效益、人才培养向创新实践、学科建设向内涵提升、科学研究向产学研用、社会服务向协同共赢五个转变。

(二)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基于“12345”发展思路,实施十项工程,确保“十三五”建设目标的实现。

1.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工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紧扣“适应需求、创新模式、打造特色”的改革主线,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围绕“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教师教育、文化创意和社会服务”五大专业群的发展思路,积极申报和重点建设适应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停招、停办应用性特征不明显,市场需求小、就业不畅的专业,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走一条符合学校实际,体现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至“十三五”末,学校本科专业数稳定在50个左右,其中,应用型专业比例达到100%,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比不低于50%,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85 %以上。

2.实施专业内涵提升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在做好项目遴选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项目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的实际应用上。打造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改革方案明晰、培养模式创新、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特色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注重产教融合,实施产学联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受聘兼职教师、校企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等领域合作的质的飞跃,形成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机制。

探索大类招生,尊重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创新辅修、双学位制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建立多元化学业评价和全方位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测。抓住安徽省“调、转、促”发展契机,主动融入淮南市煤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态农业、淮南地域文化产业等经济文化建设,在参与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形成特色。

3.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纳入学校对二级学院考评的指标体系,统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教师职称评聘向教学型、应用型倾斜,形成延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

——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着眼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遵循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在师德及教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出真招,抓落实。

——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等方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施高层次人才聚贤计划。继续开展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平台,凝炼学科方向,汇聚研究队伍,形成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计划。创新选拔、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服务优良的高素质管理工作队伍。

4.实施创新能力培育和引导工程,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以硕士点授权单位建设为契机,加强“物理化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大资金和人才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化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权要求。启动学校第三轮学科与平台建设,培育新的学科建设增长点;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区域产业升级与转型、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集中优势兵力,选择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校独特贡献的课题开展研究。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和深化校地、校企、校所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研发创新团队;鼓励、支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智库、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拓展新的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鼓励教师申请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探索科技创新评价改革,适度淡化量化指标,强化对重大产出和标志性成果的引导,产生一批高质量的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实现学校科技成果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同质化学术研究到地方应用研究特色化的转变、从单一学科到学科交叉的转变。

强化社会服务意识,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鼓励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促进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的能力和水平。稳定继续教育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5.实施办学条件建设工程,提升教学保障度

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教学楼F单元、信息技术楼、创新创业大楼,建设室内体育馆,校园建筑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继续开展美丽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大数字图书馆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力度,生均图书达到100册;加大仪器设备投入,提高设备使用率。盘活学校资源,规划利用好东校区。

6.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发展软实力

着力实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与文化研究“四位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培育、弘扬大学精神,增强学校文化底蕴。以《淮南师范学院章程》为依据,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校友会工作,发挥广大校友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统一的形象标识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环境,搭建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建成校史馆、教育专题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把和谐校园建设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与实践“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引导,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7.实施对外交流拓展工程,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内涵

借鉴国外大学先进办学理念,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水平。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总结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的实施。新增境外合作高校3-5所,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主动联系境外知名高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生互换、学分互认、修学研读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实施海外培训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及管理骨干到国外高校,以博士后研究、访问学者、短期进修等形式,提升教科研水平和外语交流运用能力;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访问活动,扩大学校知名度。创造条件,探索举办留学生教育。

8.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彰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加强教师教育研究,落实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密切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交流与合作,统筹推进教师队伍、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师范生教育实习顶岗支教“炎刘模式”,完善高校、政府、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引领地方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适应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格管理的新要求,搭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通立交桥;用好“国培”、“省培”计划项目平台,提高继续教育师范专业培养质量,使学校成为我省教师教育师资培养和扶贫支教的重要基地。

9.实施民生工程,提升学校事业发展与师生受益的吻合度

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教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教职工帮扶体系,做好离退休工作,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优化、完善学生帮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和质量。

10.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内监督;开展党建工作考核,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进一步推进各级党组织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深入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学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成政治坚定、勤政廉政、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富有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宣传和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培育和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别作为学校重点课程、重点学科建设。

四、学校“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的组织实施与基本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用人标准,选好用好各级干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培养和考核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2.完善治理结构

遵守《淮南师范学院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认真执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执行力;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分配体系,优化二级学院资源配置与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在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二)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制度

以学校章程为准绳,建立健全有约束力、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建立学校重大发展决策的科学咨询机制和科学决策程序,建立学校“十三五”规划执行和落实的监督机制,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畅通信访工作,尊重和维护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完善体制机制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力范围。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咨询作用。

3.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实施管理及教辅人员岗位管理,加强专业培训和梯队建设,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三)条件保障

1.提高财务运行和资产管理水平

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适应公共财政体系要求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推行项目库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考核,严格财务决算;分类实施财务、经济责任、工程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审计,实行审计全覆盖。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建立与预算管理和国库管理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资产管理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完善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目标。

2.提升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

深化后勤管理与服务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开放、协调、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建立后勤维修服务和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服务型、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发挥后勤服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师生安全教育,制定和完善重大事件或事故的处置预案,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和正常的工作秩序。